捧杀是夸你还是害你?捧杀是什么意思
"捧杀"是一个看似温和实则危险的社交现象,指通过过度吹捧或抬高一个人,使其因骄傲自满而失去判断力,最终导致失败或声誉受损,这一概念源自《韩非子》中的典故"捧而杀之",如今广泛用于职场、娱乐圈甚至日常生活中。
捧杀的常见形式
- 虚假赞美:刻意夸大对方的优点,例如将普通能力吹嘘为"天才级",诱导其高估自身水平。
- 道德绑架式吹捧:"你这么厉害,肯定能轻松搞定!"——用高帽迫使对方接受超出能力范围的任务。
- 舆论造神:媒体或群体通过密集宣传将某人神化,一旦出现微小失误便引发反噬,如某些"学霸人设"明星的塌房事件。
捧杀背后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中的达unning-Kruger效应(邓宁-克鲁格效应)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当人被持续赞美时,容易陷入"能力幻觉",低估挑战的难度。
- 职场新人因领导过度表扬而拒绝改进工作漏洞;
- 网红被粉丝吹捧"永远正确",最终因狂妄言论翻车。
捧杀的现实危害
- 个人层面:被捧杀者可能忽视自身短板,如某创业者在投资人追捧下盲目扩张导致破产。
- 人际关系:朋友间过度吹捧可能掩盖真诚建议,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中警示:"誉人之言太滥,则后来不足为劝。"
- 社会影响:网络时代"造神-毁神"的循环加剧,如短跑名将刘翔2008年因伤退赛前后舆论的极端反转。
如何识别和应对捧杀
识别信号: 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 对方在你失误时反而加倍表扬
- 周围人开始减少 constructive criticism(建设性批评)
防御策略:
- 建立自我认知锚点:定期通过客观标准(如数据、第三方评价)校准自身水平。
- 警惕"彩虹屁"集群:当某个圈子所有人都只夸不批时,主动寻求外部反馈。
- 学习名人案例: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强调"静以修身",正是对抗捧杀的智慧。
捧杀的文化反思
中国成语"欲抑先扬"与西方谚语"Pride comes before a fall"(骄兵必败)异曲同工,在现代社会,捧杀本质是糖衣炮弹式的情感操控,无论是《皇帝的新装》中大臣们的阿谀,还是社交媒体上的"无脑吹",其破坏性往往大于直接批评。
真正的成长需要"70%肯定+30%指正"的黄金比例,当下次听到夸张赞美时,不妨学学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辩证思维:既感谢认可,也保持清醒,毕竟,毁掉一个人的最好方式,有时不是打压,而是让他飘到忘了自己是谁。
(责任编辑:现货金)
推荐文章
-
蚂蚁金服方面强调,这是各投资方共同讨论决定的。...[详细]
-
10月31日前海开源沪港深智慧生活混合净值增长0.24%,近6个月累计上涨16.62%
@一夜恨白头:单件成本100多,据我所知,很多知名品牌也没有这么高的成本,楼主做高客单,可是毛利润率却只有10%,跟别人低价跑量的没区别,这个是源头问题要从供应链去改善。...[详细]
-
目前是创业的黄金时段,但许多初创企业因为不懂财务、税法而头疼,因为工商税务相关事宜疲于奔波、焦头烂额。...[详细]
-
10月31日华安科技动力混合A净值增长1.41%,今年来累计上涨24.33%
这是第一次传出BuzzFeed上市的具体时点。...[详细]
-
因此,如何有效的运营教育类网站从而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详细]
-
蜜淘网、淘在路上、博湃养车纷纷倒在了C轮融资的前夜;95后的创业明星坠落神坛;光圈直播率先按下直播淘汰赛的按钮;被寄予厚望的明星创业项目却突然间沦为“尸体”…&h...[详细]
-
3.页面策划功底 网站运营避免不了要策划很多专题页面,在这里大概的讲解下活动页面策划的流程,首先明确活动的目的,保证整个活动页面逻辑清楚。...[详细]
-
10月31日新沃创新领航混合A净值增长0.16%,近3个月累计上涨14.75%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在目前阶段,同样也还是一个颇为理想化的模式,漫漫前路,要跨过的坎还有很多。...[详细]
-
1.做分析 购物车放弃率有可能不只是商品价格或者由于消费意识不够造成的。...[详细]
-
在未来,自由职业者更多的依赖平台打造专业性圈养粉丝提升个人价码继而向广告主与企业寻求商业模式变现通道,在组织弱化,个人凸显的时代,IP化将是职场或者自由人甚至创业者都需要考虑的方向以及要走的路。...[详细]
热点阅读